136-8818-4595

工程案例之会理市人民医院热水工程项目
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21:06
一、医院概况
会理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,1994年被评为国家“二级乙等”综合医院,2009年12月25日被评定为国家“二级甲等”综合医院,2020年2月22日成功晋升为国家“三级乙等”综合医院,现已发展成为集临床医学、急救、保健、康复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。承担着会理市46万人口及周边临县部分人口的医疗救治任务。目前医院正按照凉山州卫健委和会理市卫健局给医院的功能定位,全力打造“凉山州南部区域医疗中心”龙头医院。

图片

二、医院规模
目前拥有编制床位550张,开放床位750张,占地面积34232平方米,在岗职工815人,专业技术人员718人,其中高级职称82人(正高 11人、副高71人)、中级职称137人、硕士研究生9人,设置职能、临床、医技科室53个,年门诊就诊人次43万人次,年收治住院病人3万余人次,完成手术1万余台次。

图片

三、项目简介
1. 系统组成与技术配置
多能源设备组合:
系统采用11台25P和2台10P空气能热泵主机,搭配15000支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。真空管集热器产水温度高,适合医院对热水温度的需求;空气能主机则通过吸收环境热量加热冷水,在低温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。

图片

循环与控制系统:
系统包含集热循环泵、空气能循环泵、水箱循环泵等,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实现自动控制。温差循环启动条件为集热器与水箱温差≥7℃,防冻循环则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触发。

图片

储水与保温:
配置集热水箱和恒温水箱,水箱间通过管道连接并设有防冻循环功能(当管道温度T7低于8℃时启动循环泵)。保温材料采用环保型橡塑材料,有效减少热量损耗。
2. 运行模式与智能控制
太阳能优先利用:
在日照充足时,优先通过真空管集热器加热冷水,并通过温差循环将热量传递至水箱;当太阳能不足时,空气能热泵自动启动补热。

图片

多重防冻保护:
包括集热器防冻循环(低于设定值时启动)、管道电伴热(≤5℃时启动)、水箱间防冻循环等,确保严寒天气下系统正常运行。
智能水位与温度管理:
水箱水位通过电磁阀自动调节,例如集热水箱水位低于30%时启动上水,高于50%时关闭;恒温水箱则结合定时、定温和手动三种模式,保障用水稳定性。
3. 节能与经济效益
多能源效率优势:
太阳能+空气能组合的能效比(COP)可达3.4以上,较传统电锅炉节能70%-80%。
降低运营成本:
系统全自动化运行,无需专人值守,且设备寿命长达10年以上。以类似项目为例,酒店采用空气能后年节省能耗费用显著,投资回收期短。
环保与安全:
零排放、无燃气爆炸风险,符合医院对安全性的高要求。
4. 应用场景与扩展性
全天候供应保障:
系统设计考虑了极端天气,如超低温型空气能机组可在-25℃运行,真空管集热器在弱光条件下仍可产热。
模块化扩展能力:
空气能主机支持多台并联,太阳能集热器可按需扩容,适应医院未来用水量增长需求。
多场景适配:
技术方案可复制至其他大型公共设施(如学校、酒店),且高温型空气能设备还可用于医疗布草烘干等延伸需求。
5. 项目意义与行业参考
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医疗行业清洁能源应用提供了标杆案例:
技术整合示范:通过太阳能与空气能的互补,解决了单一能源受环境限制的问题;
政策响应:符合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优先采用节能产品并落实政府采购政策;
社会效益:提升医院服务品质的同时,减少碳排放,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。
总结:会理市人民医院的热水系统通过高效能源组合、智能控制与多重安全保障,实现了稳定、节能的热水供应,为同类医疗设施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解决方案。其技术细节(如防冻逻辑、设备选型)和运营模式(如自动化管理)均值得行业借鉴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

版权所有© 成都精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   蜀ICP备11009105号    技术支持: 狮说成都